商丘化工机械网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化工机械厂家

谈包装设计产业与市场孵化二

时间:2023-03-17 来源网站:商丘化工机械网

谈包装设计产业与市场孵化(二)

3.包装设计与市场商业行为的关系

中国包装设计教育界,有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认识:包装设计的实践活动必然要与商业行为结伴,在当今中国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有限的条件下,实践的结果必然要伤及包装设计的文化属性。而在这里,人们潜意识中把西方的包装设计思潮当作了一种衡量是否具有"包装设计产业"的标准。所以,在面向中国民众的"包装设计实践"和面向西方的"包装设计产业"之间,就有了巨大的鸿沟。似乎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当我们看过很多西方包装设计作品之后,再来看待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包装设计师作品时,的确会感到差距。我们承认这种差距,却也明确缩小差距的途径,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包装设计实践。没有许许多多一般的、较好的包装设计实践做基础,也就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好包装设计。须知今天西方包装设计达到的高度,也是以实践为阶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量的包装设计实践活动也的确会伴生副作用,这就是把包装设计实践视为一种谋生职业而表现出的"纯商业化"倾向。勿庸讳言,包装设计实践是与金钱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活动,在客户和包装设计师之间存在着"支付包装设计费"和"出卖包装设计智力"的关系。在初涉包装设计实践时,人们为着争得客户的依赖信赖,多能够尽心力地去创作。一旦包装设计项目接踵而来的时候,"纯商业化"现象就开始发生了。浮燥张狂取代脚踏实地,平庸抄袭取代独创构想,粗制滥造取代精雕细琢。目的是为着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换得包装设计酬劳。在这样的氛围中,包装设计也就没有任何"文化"的内涵了。

4.包装设计市场是包装设计教育生存的基本条件

包装设计其实是一种为企业的市场服务,一方面你要了解客户需要的是什么,另一方面你要能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学院是培养学生的机构,学生毕业后是要进入市场的。市场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几张效果图,目前不能脱离市场发展形态谈教育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刚出校门的有才华的包装设计师却并未在企业得到重用,学生们报怨认为企业"伯乐"太少,埋怨学校教育太落后,不能学以致用等等。学校、行业、产业链条中各环节中有针对性的东西,不要走出校门之后再学习,现在学生毕业后各种不适应症的反应比较大,其实也是个教育与市场如何结合的问题。

包装设计市场是包装设计教育生存的基本条件。虽然学院与市场在组织形式、行业优势和创作包装设计模式上还是有区别的,但在抚育优秀的包装设计才华、广泛的包装设计实践、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市场的敏锐反应方面,在实现包装设计与企业、与市场的成功对接方面,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教育与产业相互回应的关系问题。北大有方正公司,清华有同方、紫光,交大有南洋,浙大有海纳,包装设计学院为什么不可以有包装设计中心呢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他们在创业之初也就是个小型工作室,现在已是上市公司,谁又能预计我们今后不会在产业内举足轻重呢?我们有包装设计各学科的教学、科研设备,还有一大批从事多年专业教学工作的研究队伍,可以说是从艺术、包装设计到工程等各个产业环节都有专家。这正是我们的优势。

包装设计教育结合包装设计市场,最初的哪怕是小小包装设计项目,曾着实让我们伤过脑筋,因为当时我们能拿出的"资本",充其量只是几年寒窗练出的一双"艺术眼睛"和大学教师的头衔。在经历了用学校里所教学的那些"现代包装设计"知识做出的包装设计方案在客户那里碰过钉子之后,我们开始感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传统的工艺美术教科书只告诉了你美的规律;实践者最需要的知识,教育没有给予,只有象包豪斯那样"干中学"。包装设计项目的实施,我们还必须放下架子,向建筑师、工程师、工程管理施工员、会计师、工匠等各类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虚心求教。学会了如何在综合资金预算、材料选择、工期进度、施工规模、质量控制等各因素统筹的前提下,去发挥包装设计的创造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证实预言的最好佐证。历史很宏观地把包装设计的摆在我们面前;没有人告诉你包装设计的过程是怎样动作;没有人告诉你在一个还很贫穷的国家和很困难的条件里应如何使用有限的资金,去做一个包装设计学院"适当"的好包装设计;更没有人告诉你在一个包装设计素质教育还十分落后的国度里,你的"创新"和"改革"应怎样解释才能被对方理解。

注重包装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世俗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师生们解决自身经济收益的行为,或曰"勤工俭学"的一种方式。但在深层上却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最好的切入点。通过实践,包装设计师贴近专业、贴近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解决现实世界包装设计问题的责任感,将会大大增强。

在包装设计教育中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包装设计教师角色问题。包装设计教师在市场与学生之间,应有较强角色转换意识,把握得当。由于专业的特点,包装设计教师往往需要担任两种角色,面对市场,他们是包装设计师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包装设计劳动者或经营者,如此,在市场与学生之间,应有角色转换意识,把握要得当,因为在市场中从事的是具体操做,得出的结论是实用的,但也往往有局限,学校教育则需要有一定高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何况众多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不同发展的可能性,决不能以局部理论或偏激观点来灌输于他们,市场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上过分的实用主义,很可能造成学生将来面对新环境时的手足无措,那对于教育者将是一种罪过。既是担任两种角色,就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行为,给学生选择的方法和空间,而具体经验很多时候只能属于个人,有参考价值,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同行,难道不是吗?今天的包装设计教育机构应该即时反映这个急速变迁的包装设计市场环境,但也不能因此就变成现炒现买的集训班,不管它能够多少程度的符合市场的需求,都必须思考如何工作才有利于这些未来包装设计师的成长。

市场对包装设计创意劳动的需求是无止尽的,而包装设计创意劳动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这是表现形式或操作技法无法简单涵盖的东西,形式和技法是相对固定的,但方式、方法可以融化于各种事物或领域,实际情况中,形式与技法的教育占据了我们教学的较大比重,而且由于投入的不足,形式与技法的教学内容也相对单一、匮乏,而要知道学生是"无辜"的。未来市场的全球化,外来包装设计对中国的影响是无疑的,而且已经能够看到,对包装设计教育界是工作的压力也是学习的机遇,但操之过急紧抓陈旧的技能教学,大声疾呼"基础教育"只能是一种声嘶力竭的无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教学条件不尽人意的现状下,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就只能集中在教学第一线,教师分析和思考的素质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通过技能操作归纳、体现方法,体现思维方式。对于本来就倾向感性思维的艺术类学生,仅灌输"精辟"的方法论往往很难有实际的效果。专业包装设计课程中促成体验操作和交流启发应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教条的灌输应留给图书馆。

(待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欧易okx平台软件官网

欧易okxapp

欧易okx平台

欧易交易所官方